跳至主要內容

料政府上任半年內定創科發展目標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政府正為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創科發展制定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預計在本屆政府上任半年內推出,更好協調和統籌相關支援政策,引領香港的創科發展。   他指,當局先要完善創科生態圈,協調上中下游相互發展,包括進一步強化本地大學的基礎科研優勢和「從零到一」的突破能力,從而鞏固在上游的競爭力,進而加速大學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和產業化。   下游方面,當局要研究制定香港的科技產業政策,並吸引海內外科技企業落戶香港,特別是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下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會對相關產業政策有所表述。   以下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9月10日出席香港科技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週年科技論壇的致辭:   尊敬的葉水球部長(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教育科技部副部長)、范英妍女士(廣東省科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黃玉山教授(香港科技界慶祝國慶籌委會主席團主席)、盧偉國博士(香港科技界慶祝國慶籌委會執委會主席)、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各位上午好!我非常高興與香港科技界的朋友們聚首一堂,同賀新中國成立73周年。我作為科技界的一名小兵,感到非常高興回到這個科技界的大家庭。在兩個多月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出席特區成立25周年慶祝活動時發表了重要講話,談到了「四個必須」和提出了「四點希望」,勉勵我們要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不斷增強發展動能,要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習主席訪港期間更親自視察香港科學園,並勉勵香港的科研人員。這充分體現中央對於香港創科發展的高度重視,也給予我們發展創科最強大的底氣。   國家十四五規劃開篇奠定要發展為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更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而且首次將深港河套納入粵港澳大灣區四個重大合作平台之一,為香港帶來歷史性的機遇。香港必定要發揮好自身在「一國兩制」下的國際化優勢,匯聚海內外的創新資源,與大灣區各地城市珠聯璧合,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着力建設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為香港和國家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切實排解民生憂難,不辜負國家對香港的厚望。   特區政府正在為未來五到十年的香港創科發展制定清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我們預計在本屆政府上任半年以內會推出,要更好協調和統籌相關的支援政策,引領香港的創科發展。我們會秉持「以結果為目標」理念,按以下四個主要發展方向,推動香港創科向前發展。   首先,我們要完善創科生態圈,協調上中下游相互發展。創新是第一動力。我們要加大力度支持香港的科學原始創新,我們會跟研究資助局更緊密的合作。進一步強化本地大學的基礎科研優勢和「從零到一」的突破能力,鞏固在上游的競爭力。再者,我們要激活大學科研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速大學科研成果轉化落地及產業化。創新科技及工業局會很快推出一個新的計劃,目的就是鼓勵大學在以往「零到一」的科研基礎上,發展「一到N」。至於下游方面,我們要研究制定香港的科技產業政策,支持香港的優勢產業發展,並吸引海內外科技企業落戶香港,帶動整個產業蓬勃發展,特別是要為年輕人提供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推動香港的經濟增長,我相信在下個月特首的首份施政報告中,會對於相關的產業政策有所表述。   第二,我們要豐富創科人才庫。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我們要加強培育和挽留人才,並用好香港的國際化優勢,積極延攬海內外人才,共同構建全球產學研協同創新平台,把香港建設成為國際人才高地,為香港的創科發展提供源源不絕的動能。特區政府專門為此成立了委員會,制定下一步香港的人力政策,除了我們創科界要從世界各地「搶」人才以外,我們其他各界現在都面對着人才問題,香港特區政府很快會推出相關措施。   此外,我們要加速香港智慧城市的發展步伐。近年,政府推出了多項數碼基建項目,譬如「智方便」一站式個人化數碼服務平台、新一代政府雲端基礎平台和大數據分析平台等,協助提升政府部門的運作效率和服務水平,以推動「智慧政府」以至整個社會的數碼轉型。「智慧政府」將是我們這一屆政府在創新科技方面、推動智慧城市方面一個非常重要的項目。我們必須加大力度推動有關工作,切切實實讓市民享受到科技發展為日常生活帶來的便利,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第四,我們要深化與內地的創科合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特區政府與深圳市政府正共同推進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建設,實現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這就是以前我們經常討論「特區中的特區」,現在正計劃當中,肯定要落實。在「特區中的特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數據流都是暢通的。我們要以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出發,敢於突破傳統思維和固有觀念束縛,想方設法讓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科園盡早投入運營。盡早是甚麼概念?既然本屆政府提出要盡早投入運營,我的理解就是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就要實現。再多說一點河套的定位,按照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及相關方面的討論,我們現在初步定位河套是全球產業先進研發中心及中試基地,這是我們未來香港創科發展在河套地區的一個重要定位,要聚焦產學研發展。另一方面,我們會積極推動北部都會區的新田科技城的發展,光一個河套是不夠的,還有新田科技城的發展。為推動香港科技產業發展並優化香港的科技產業結構,促進新經濟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我再多說一句,光一個河套是不夠的,光一個新田科技城也是不夠的,我們還有更多的舉措,要同時支持港深口岸經濟帶的建設,建設經濟帶就不是兩個點,是多個點,促進香港與深圳雙城發展,驅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女士們、先生們,香港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已迎來穩定向好的局面,而未來五年更是香港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在中央的堅定支持和大灣區的高水平發展下,香港創科前景將是一片光明。只要我們能夠充分發揮好香港「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把握好國家發展所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社會各界團結一致凝心聚力謀發展,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發展好香港為全球矚目的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國家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   今天是中秋佳節,也是教師節 ,我在這裏祝大家節日快樂。最後,我祝願國家富強興盛、國泰民安,在座各位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http://dlvr.it/SY73tv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虛擬經濟博覽及會議 Business GoVirtual 2022

虛擬經濟博覽及會議(BUSINESS GOVirtual Expo & Conference)是香港疫後首個B2B "Tech x Business" 實體科技展覽會,旨在匯聚IT界領先的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及企業用戶展示創新技術及專注展示虛擬時代中的社交和商業關鍵技術的商貿平台。 拓展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政府發展藍圖中的重點戰略性規劃,對中國驅動創新發展上具有重大意義。香港作為國際創科樞紐,BUSINESS GOVirtual策略性地選址在香港舉行,致力為科技公司提供一個技術交流、促成合作及建立夥伴關係的交流機會。 除實體展覽外,BUSINESS GOVirtual全新推出線上展覽及會議平台「GOVirtual OMNI」,歡迎全球參展商及觀眾在打破地域及時區的限制下,隨時隨地參與這個虛擬活動! 虛擬經濟博覽及會議2022 實體展覽 日期:2022年7月13-15日 地點:灣仔會展 線上展覽平台 日期:2022年7月13-19日 The GOVirtual OMNI 網址 : https://zh.govirtualexpohk.com  

科技園歡迎科技獨角獸雲豹智能加入創科生態圈發展

(香港,2022年8月15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天宣布,致力研發用於新世代數據中心的數據處理器芯片(DPUs)及解決方案的獨角獸企業雲豹智能,正式進駐科學園發展蓬勃的創科生態圈。雲豹智能剛完成由科技園公司及其他投資者參與的 A+ 輪融資,並將於香港拓展其國際業務。 雲豹智能創始人蕭啟陽博士出生於香港,於史丹福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曾任麻省理工學院講座副教授。雲豹智能專注於開發領先業界的可編程DPU方案,以滿足市場對數據中心及雲端運算日增的需求,促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網絡安全以及新興的元宇宙發展。 總部設於深圳的雲豹智能已躋身獨角獸行列,並進駐香港,有助加強香港培育高科技獨角獸的角色,並發展成為先進微電子創新樞紐,建設世界級創科生態圈。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香港科技園公司很高興見證雲豹智能的加盟,彰顯香港享有開闢全球發展機遇、世界級研發實力、人才及頂尖投資者的優越地位。去年,我們成功將三個位於大埔、將軍澳及元朗的工業邨重新定位成「創新園」,協助企業將科研轉化成經濟成果。元朗創新園内的微電子中心(MEC)支持新世代微電子產品的開發和試產,於開幕後定能為香港吸引更多微電子行業的世界級人才及環球先驅。」 雲豹智能創始人兼行政總裁蕭啟陽博士表示:「我很期待能夠在香港與世界級頂尖人才合作,並於香港科學園擴充科研團隊。香港將成為我們拓展全球業務的重要策略據點。」 蕭博士領導的雲豹智能核心團隊由多名擁有超過 20 年經驗的半導體行業研發人員組成。該團隊匯聚世界級的芯片和軟件專家,成員分別曾於博通、英特爾、安謀、海思(華為)和阿里巴巴等知名半導體企業工作。 更多有關雲豹智能的詳情,請瀏覽   https://www.jaguarmicro.com/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hkstp-welcomes-the-arrival-of-a-new-tech-unicorn-jaguar-microsystems-to-advance-the-it-ecosystem/

4月新批住宅按揭增10.1%

金融管理局公布,4月新批出住宅按揭貸款額382億元,按月增加10.1%。   其中,一手市場交易批出貸款57億元,減少8.8%;二手市場交易批出貸款234億元,增加20.7%;轉按交易批出貸款增加0.5%至90億元。   月內新申請貸款個案11,830宗,按月增加20.5%;新取用按揭貸款額193億元,按月減少24.7%;未償還按揭貸款總額17,625億元,按月增0.1%。  http://dlvr.it/SRQJQx